抗战胜利80周年的纪念,恰似一条串联起往昔与今朝的精神纽带。那些被炮火淬炼、被岁月打磨的精神丰碑,从未封存在1945年的胜利时刻:就像泛黄信笺里凝结的赤诚初心、历史卷宗中跃动的微光、民族记忆里锻造的精神脊梁,它们以“印记”的方式流淌在民族血脉中,等待新一代青年用文字唤醒信笺里的信仰温度、用思考勾勒历史褶皱里的精神轮廓、用行动续写民族脊梁的时代篇章。这正是高考题暗藏的深层期许:让历史成为照亮前路的火炬,让丰碑化作催人奋进的力量,让每一代人都在时代答卷上,完成属于自己的精神接力。
高考作文里的民族印记:80年岁月淬炼的精神丰碑
![]() |
当2025年高考作文题以烽火岁月的文学书写为引,邀考生叩问历史精神力量时,老舍笔下“心里直翻腾”的隐忍、艾青“嘶哑喉咙”的赤诚、穆旦“带血的手”的悲壮,早已超越文字符号,成为民族记忆永不褪色的精神图腾。八十载光阴未磨平这些精神印记的锋芒——它们如精神长河的璀璨星芒,既是战火淬炼的历史切片,更是时代答卷需笔墨续接的精神谱系。当考生以文字重构文学抗战图景时,实则是在时代答卷上与先辈对话:血火中锻造的信仰密码,正待新一代在答卷留白处,写下这个时代的精神注脚。 |